0

Tongxieyi New Drug Elite Club——Dr. Ping Liu: The New Ways to Treat Neurological Diseases

Release date: Oct  17,  2021

近十余年来,中国创新药跟进全球前沿的速度可谓日新月异,Fast follow策略不仅进一步收窄了国内外研究的时间差,更是在国内成就了一批me-too、me better的品种及企业。

但同时,本土创新药企的Fast follow正遭遇“内卷化”,热门靶点赛道愈发拥挤。在这一趋势下,国内创新药研发企业唯有开启全球化视野,聚力源头创新(First in class)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在中枢神经疾病(CNS)新药研发领域,尽管近年资本投入仅次于抗肿瘤药物,但由于研发高门槛、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一直鲜有特效药物问世,具有全球首创靶点或机制的First in class(FIC)创新药更是罕见。在此领域辛苦耕耘多年的福贝生物,独创性地将开发策略聚焦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和神经炎症作用机理”,完成长/短线平衡的原创新药管线的布局,并快速推进至临床研发阶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FIC。

                  图1

图注:Nami Sumida/BioPharma Dive2019年生物产业分析数据

2021年,福贝生物吸引两位行业大咖加盟:诺和诺德全球企业副总裁和中国研发中心总裁苏京博士担任CSO,石药集团临床研发副总裁刘平博士担任CMO。福贝生物由此完成新药研发、转化医学&商务、注册&临床三个业务模块的组建,成为临床阶段的新药公司。

近日,写意君就CNS创新药开发的机遇与挑战对福贝生物的CMO刘平博士进行了访谈。

写意君: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刘博士:我是精神科临床博士,有16年学术生涯和临床实践经验,曾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受聘正研究员和研究生导师,后来进入企业做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之所以下决心迈入医药工业界,是因为一个朴素的理念:没有治疗药物,再好的医生,再准确无误的临床诊断,也无法真正帮到病人。

1998年进入工业界后,我在礼来、Ausa 、UCB等跨国药企业从事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医学及注册事务,还曾在石药集团、科伦制药作为临床研发负责人,主导中国及美国临床战略部署及研发,期间完成几十项创新药物及仿制药的临床研究及多个神经系统1类新药上市。我在新药国内国际临床领域从事30余年的研发管理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CNS临床研究及团队管理经验。

图2

写意君:作为行业资深专家,您为什么选择加入福贝这样的初创型公司?

刘博士:我加入福贝的初衷在于:在这里可以圆一个全身心投入中枢神经FIC药物研发的梦。

福贝研发管理团队均深耕CNS领域数十年,3名共同创始人都是此领域的专家,与他们共事能清晰了解CNS新药领域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沟通讨论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其中,鲁白博士是国际知名神经生物学家、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神经营养因子和突触可塑性,以及神经与精神疾病方面的研究。他发现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是脑内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元存活的最重要的调控分子之一,提出通过激活TrkB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来修复突触并阻止神经元死亡。这是真正通过系统的基础研究,将一个重要的生物学信号通路推向转化,证明TrkB可以成为一个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靶点。接着,他还和GSK的同事们一起提出了“基于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保护和突触修复”理论,为突破神经系统疾病固有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另一位管小明博士,曾任GSK研发副总裁,在GSK和默克专注神经系统疾病新药研发近30年,领导过数十个新药研发项目,有十余个进入临床、1个最终上市成为重磅炸弹药物。

还有刘杰博士,他拥有20余年的新药研发经验,曾领导多个神经系统药物的研发,两项药物推进到新药临床试验申报(IND)阶段。

正是创始团队在神经系统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长期积累和丰富经验,确定了福贝生物独创的研发策略,“聚焦于病理生理学调控,通过增强神经保护/修复以及抑制神经炎症达到减缓/终止病程进展”。并且,福贝所瞄准的CNS领域的疾病,都是具有明确的未满足医学需求的重大临床疾病,如脑卒中、渐冻症、老年痴呆、慢性疼痛等,产品管线都是作用于全新靶点,具有全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点的 FIC,在科学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示范作用。对解决病人病痛,提高健康和社会经济效应都有巨大的潜在影响。

图3

今年,福贝多个项目的进度达到临床前研究收尾阶段即将进入临床,为保证临床注册及研发的顺利开展,新年伊始便开始组建临床团队。经过对福贝的深入了解,我觉得这里的研发工作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可以让我个人在临床研究领域的经验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创造更高价值,因此我选择加入了福贝。 

写意君:我们了解到CNS新药研发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同时也具有研发风险高、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请您讲述一下福贝在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时,是如何做到风险规避、提高成功率、实现巨大投资回报潜力的?

刘博士CNS新药研发的高风险体现在研发过程的多个阶段,比如说在立项阶段,尽管目前“发病机制假说”众多,但仅有某些假说在小范围病人中得到部分验证,并没有哪种发病机制/病因成功得到公众认可的验证。因此,基于各种假说开发新药,在作用机制上就具有极大的风险。

在临床前开发阶段,目前缺乏高转化率的临床前动物模型,在动物上有效,可能在人体内无效。进入临床阶段,又会面临患者资源和充分队列研究缺乏、随访长耗时耗钱等风险。福贝在成立之初就针对这些问题准备好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在新药立项阶段,福贝将开发策略聚焦于“病理生理过程”。简言之,就是不论其发病机制是哪种假说,都必然经历“突触、神经细胞损伤/死亡”这一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因此我们的产品均设计为“保护突触和神经细胞不受到损伤/死亡”,从根本上极大地提高研发成功率。同时,我们选择项目都以人体的临床药效和遗传学数据支持为基础,外加研发更准确模拟人体CNS疾病特征的动物模型,使临床前到临床阶段的研究转化率得以提高,目前我们已经布局了6条产品管线。

最近苏京博士加盟福贝担任CSO,她在产品线布局、原创靶点发现、创新型研发技术的开发及引进运用、临床前研究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她的加入将为福贝生物注入新动力,快速丰富公司产品管线,并进一步缩短药物发现到临床研究的研发周期。

在临床阶段,我们制定了快速、低成本的临床概念验证(POC)开发策略,先以合适的可快速取得临床POC的适应症作为切入点,在获得POC数据后再拓展至其他CNS的“大病”如AD、PD等,实现巨大的投资回报。

图4

写意君:刘博士,听了您的讲述,我们不仅了解到CNS领域创新药物开发的挑战和巨大机遇,更看到了福贝生物在此领域所具备的快速突破的能力。下面请您谈一下,后续您在未来研发工作中的规划和展望。

刘博士:后续的临床研发工作中,在执行既定临床POC开发策略,快速推进产品管线临床研究进度的同时,我将带领福贝的临床团队促进内部研发与外部临床资源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丰富的临床资源,加速临床开发进程,研发更具针对性和原创性的药物。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寻求与国内顶级CNS临床机构达成长期而深入,超越单纯的新药临床试验的深度合作,包括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北京安定医院王刚教授团队、北大三院樊东升教授团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施福东教授团队等。近期我们正在积极牵头组建ALS转化联盟,形成了国内顶级CNS临床和病人资源网络,充分联合学术界、工业界、医院和患者群体的力量,充分整合利用临床资源实现渐冻症创新疗法的快速突破。

近年来,我国医药领域改革如火如荼,新的政策文件发布、紧锣密鼓改革措施的推出,可以预见我国的新药创制将从低端仿制大踏步迈向真正的原始创新,福贝生物也将借此契机,快速发展,一往无前。

 

关于福贝

福贝生物是一家致力于开发治疗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原创新药的生物科技公司,由著名神经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鲁白博士和GSK前研发副总裁管小明博士创立,其愿景是将科学创想转化为切实的患者受益,凭借对致病机理的深入理解,通过颠覆性技术和新颖运作模式,提升创新药物研发效率,满足患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目前福贝在苏州、上海和北京建立了早期研发、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心。公司聚焦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和神经炎症作用机理,致力于开发原创性抗体和小分子药物,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阿尔茨海默症(AD); 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神经功能疾病如慢性疼痛,等多种具有巨大未满足需求,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神经系统疾病。



Previous : New Drug Founders Club —— Dr. Bai Lu: The Biomedicine Industry under the Predicament in China Next : There is nothing.